5月26日,“我在帮扶一线建新功”主流媒体凉山采风活动东线记者第二站来到昭觉县,他们先后走进解放沟镇火普村、三岔河镇三河村、东西部协作余昭农产品加工基地、昭觉县“肉鸡+芦笋”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进行采风,实地感受各级帮扶干部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给昭觉带来的新气象和新变化。
解放沟镇火普村是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村。如今五年时间过去了,驻村帮扶工作队以及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2022年,该村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产业合作模式,建成蓝莓鲜果及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蓝莓产业基地3000亩,预计可实现农民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2023年3月,由东方电气集团帮扶兴建的1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也正式营运,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就已经帮助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12万元,预计今年全年这一数字能够实现40余万元。今天的火普村正在不断强化支柱产业、加快乡村旅游,深化乡村文明,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派驻昭觉县火普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斌告诉记者“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是‘干’。我们要把乡村振兴这项工作努力干好,走好每一步,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让村庄变得越来越美”。
三岔河镇三河村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来过的地方。各路媒体记者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三河村旧址、三河村村史馆以及村民家中,实地了解采访帮扶干部和村民,感受村里加快实施乡村振兴的铿锵足音。
自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调整以来,浙江省余姚市结对帮扶昭觉县,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206万元,实施6个协作项目,其中在三河村重点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 “雁阵工程”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已带动三河村298户村民养殖西门塔尔牛600多头,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2023年,全村西门塔尔牛将增加2000头。如今,围绕红色教育、脱贫记忆核心,三河村还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打造三河村红色基地教育点,大力推动三河村培训中心建设,全面提升三河村旧址人居环境,打造脱贫记忆馆,展示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建立昭觉农特产品展销馆,拓宽当地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说,作为驻村帮扶干部,扎根在一线,就是要兑现中国共产党人对老百姓的承诺,我们一定要实现不落下一个民族、一户家庭、一个人的目标,带领群众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总投资130万元的“余昭农产品加工基地”是宁波余姚投入甬凉东西部协作资金建立起来的,由昭觉青年程阳创办的昭觉叶思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截止到目前,该基地共开发昭觉特色农产品30余种,种植试验区种植高山大樱桃、贡椒25亩;改造标准农田用于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30亩,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昭觉叶思阳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阳说,“东西部协作是一个纽带,帮助我们打通了山外的市场,开阔了眼界,这个项目让我们昭觉县的特色农产品真正地走向了全国市场。”
浙江省宁波市驻凉山工作队昭觉分队临时党小组副组长宋斌告诉记者,“自从2021年6月余姚昭觉结对以来,余姚帮扶力量积极促进东西部协作走深走实,截止到今年四月底,已经到位余姚的援助资金1.84亿元,社会帮扶资金已经到位1607万元,物资价值354万元,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各类协作项目50个。”
昭觉县“肉鸡+芦笋”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是绵阳市涪城区对口帮扶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项目。该园区第一批试养肉鸡出栏率高达90%以上,一次性突破高原高寒地区肉鸡规模化养殖技术难题。园区肉鸡+芦笋的种养形式,不仅能实现无残留、零排放,而且更能大大提高土地单产效益和产品品质,首批昭觉“瀚源肉鸡”已走出昭觉,进入贵州、云南、成都寻常百姓家的餐桌。绵阳市涪城区对口帮扶昭觉县工作队副领队邓长青告诉记者,这两年以来涪城区一共投入了财政帮扶资金3400万元,撬动了各类社会投资大约有1.7个亿,共计实施项目41个。“通过这两年以来的帮扶工作,我们涪城区各年度的帮扶工作都圆满完成了,同时也给昭觉县留下一批非常优秀的帮扶经验在这里”。
据了解,2021年以来,519名各级帮扶干部和队员在昭觉县聚焦产业、民生、教育、医疗四大重点领域,累计实施帮扶项目163个,投入帮扶资金2.79亿,建成53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项目,建成5000余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带动培育村集体经济14个,养殖专合社4个。实施民生项目77个,培训师资5000余人。他们不仅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乡村实现了发展,同时也成为了最受当地干部群众欢迎的人。
记者:潘美杰、张锐